SolidWorks专区  |  新闻  |  文库  |  资料  |  案例  |  有问必答  |  视点  |  进阶  |  渠道  |  博客  |  电子周刊 |  视频 |  百味书屋

SolidWorks助创美工艺快速响应客户

发表时间: 2010/10/14 作者: e-works 李翔 来源: e-works
关键字: 创美工艺 PDM SolidWorks CAD 
本文主要讲述了通过采访创美工艺常熟和苏州的CIO金吉光场长,来分享他在信息化尤其在产品研发数字化领域的经验。
 

    创美工艺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,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快速响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,信息化成为其公司的三大成功关键因素之一,本人有幸在上海“SolidWorks2011全球首发暨客户体验论坛”上采访了创美工艺常熟和苏州的CIO金吉光场长,分享了他在信息化尤其在产品研发数字化领域的经验。

创美工艺常熟和苏州的CIO金吉光场长


李翔:请简单介绍创美工艺,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哪些?

金吉光工场长(下简称金总):创美集团在日本、中国、泰国、菲律宾、波兰共拥有9家分公司。创美工艺(常熟)有限公司(下简称创美工艺)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,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,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开发,在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提出了沿江发展战略,创美工艺的一个世界著名的重要客户,看准了这一契机,沿着长江经济发展带布局,先后在南京、无锡、常熟等4个地方设置工厂,创美工艺作为其核心的配套厂之一,也于93年底拿到营业执照,1994年开始投入生产,是常熟的第三家外资企业,经过17年的发展,在一片荒地上,发展变成现在的,中国创美工艺在苏州、常熟两地成立了三个公司,拥有员工3700余名,产值10亿以上的企业,目前拥有世界顶级的高速冲床、数控冲床、线切割机床、加工中心、机器人、亚洲最大的镀锌生产线、华东地区最大的冲床等设备。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:

    首先,快速的配套能力,经过多年的发展,创美工艺(常熟)对冲压件生产工艺的深厚功底、完整的配套工艺及设备,可以快速相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,同类优秀企业需要1周的时间才能相应的样品开发需求,在创美工艺仅仅需要2~3天的时间就可将满足客户需求的样品送达用户手中,带样品得到客户确定后,通过一周的详细设计、两周的模具制造,在1个月的时间内就可达到量产的要求,大大缩短了客户产品的上市时间。

创美工艺(常熟)有限公司——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

 

 

    其次,组织协调能力。通过17年的沉淀,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,创美工艺的相关人员(无论是技术人员、管理人员还是车间工人)能很好、全面地理解日本技术,多层面与客户进行对话,在加上常熟地域上的优势,人员很稳定。

    最后,IT在企业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。企业的高速发展对信息的要求也比较高,因此在同行竞争对手还在为信息化是何物时,创美工艺已经有一个成熟的信息队伍,升级改造了ERP系统,在理顺管理的同时,大大加快了对客户的反应效率。

李翔:请简单介绍一下创美工艺在信息化方面的建设情况(实施了哪些应用系统、应用效果如何?下一步的规划如何)。

金总:创美工艺很早就开始应用信息化方面的相关技术,目前创美工艺的应用现状是:

    在研发设计方面:应用了PRO/E、One Space Design(注:即CoCreate OSD,被PTC公司所收购)和SolidWorks,其中PRO/E、One Space Design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交流需要而应用的,目前创美工艺的三维设计的主平台是SolidWorks。在CAM方面应用了MASTCAM;在产品数据管理方面在09年引入了SolidWorks Enterprise PDM,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快速实施,目前应用效果良好,已经成为业务信息的基本平台。

    在业务管理方面:早在06年引入了用友的ERP系统,现在的应用效果显著,成为业务流程的基本支撑系统;同时创美工艺自主开发了与车间集成的系统,实现了从计划、到生产的集成,无论是公司的领导者、管理者最高层人员,还是车间现场的具体担当者,大家都在需要业务相关信息,都可以在自身的信息系统中,快速简单的获得;自身开发的利用条码技术的物流信息体系,她密切透视着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的更迭变化,保证及时、同步地反映着内部与外部的形势。我们现在正在进一步规划提高安全性,国际化协同的设计开发子系统,实时的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的扩展性推广。

李翔:请问创美工艺最终确定SolidWorks作为三维设计的原因有哪些?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应用效果?

金总:创美工艺最终确定SolidWorks作为三维设计主平台的核心原因在于:操作简单,上手快。在用SolidWorks之前,我们也应用了很多其他的类似软件,但是操作很复杂,推广起来非常难,而且价格比较昂贵,因此在2009年初我们重新进行了选型,选型的依据就是上手快,能让对机械有初步认识,但没用应用过三维CAD系统的员工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并应用于设计,最终SolidWorks表现突出,在短短的一周内,我们的员工就能上手,并且展开设计,这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。

    此外,促使我们下决心的还有另外一个关键因素,就是开放的二次开发平台,作为公司管理者,我其实早在2000年就已经关注SolidWorks了,但是一直没有下决心与SolidWorks建立合作,其核心原因就在于没有看到SolidWorks在二次开发上的动作,但自从2007年SolidWorks陆续出了系类教材,其中很多是关于二次开发的,同时不断从其他渠道了解到基于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的案例逐渐增多,增强了应用SolidWorks的信心。因为在我的理念中,通用的CAD系统是可以提升效率,但是要将效率提升到更高的水平,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进行相应的二次开发,创美工艺在二维时代取得成功,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做了大量的二次开发,并且积累了大量的通用件库。

SolidWorks成为创美工艺核心的三维设计平台

 

 

    由于常熟工厂SolidWorks的成功应用,效果突出,也引起了集团的高度重视,目前已初步达成共识,未来集团内部的三维设计平台将统一到SolidWorks上来。

李翔:2009年促使创美工艺实施PDM的主要原因有哪些?最终选择SolidWorks PDM的原因有哪些?目前实施的情况如何?下一步深化应用的打算有哪些?

金总:创美工艺要实施PDM的理由很简单,也是通常企业都会碰到了,那就是单靠人工的手段管理不了,尤其是图纸版本的管理。但实施PDM系统,创美工艺的实施理念与其他的企业可能有些不一样,还是突出简单、易用,而不是一开始将系统搞得很复杂、很庞大,包括之前实施我们ERP的供应商在知道我们要上PDM后(注:该供应商通过收购了PDM产品,也进入了该领域),也带着他们的顾问到我们公司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,之后我们给他们的答复是:未来你们PDM系统在创美工艺应该会有应用,但是目前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还在于图文档的有效管理,尤其是三维模型的有效管理。在我们选择SolidWorks公司3D设计软件,很自然地使SolidWorks Enterprise PDM(产品数据管理系统)与我们的需求吻合,因此没有悬念的选择继续深化合作。

    经过了一个月的安装、培训和实施,系统就快速交付验收。我们验收的条件坦诚来说还是比较苛刻的。一是要求有两位核心员工必须掌握核心的配置,现场配置与架构流程;二是由我们自己的员工在系统上实战应用汇报验收。最后能做到这二点,除了SolidWorks Enterprise PDM构架的先进性外,还得益于实施方——上海生信科技的实施顾问的专业水准,他们做了很多的基础工作,在实施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相关知识的有效转移。

    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对项目也做了合理的预期,也即时系统要符合工作习惯、工作要符合软件习惯,不做过多的二次开发。

    目前在 Enterprise PDM中已经很好的将我们的设计图文档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外,我们还做了很多扩展性的应用,例如技术专利的管理、工作流的应用等,尤其是工作流的管理功能很强大,应用也很快捷。

基于SolidWorks Enterprise PDM的图文档管理


 

    未来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是要将Enterprise PDM能提供的功能进行挖掘应用,尤其是如何对历史数据的有效应用上,毕竟创美工艺是一家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有沉淀的公司,通过这些历史数据的深度应用,必将更为快速的相应我们客户的需求。

SolidWorks Enterprise PDM工作流设计与管理的图形界面


 

李翔:您对未来与SolidWorks及实施方上海生信科技在合作上有哪些期望?

金总:创美工艺非常愿意与SolidWorks及上海生信科技展开深入的合作,之前的合作基础也很好,希望未来的合作更加深入,当然会极力在集团内,学习与推介SolidWorks有关的产品。在此提两点期望:

    一是:能提供更多的关于SolidWorks二次开发的材料,并在未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。

    二是:希望SolidWorks加大对教育的投入,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知道并掌握SolidWorks,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人员培养成本。



后记:金总在江苏已经工作了17个年头,岁月丝毫并没有改变其西北人豪爽、直接的性格。在访谈过程中,对SolidWorks的褒扬全部写在了脸上,但同时毫不掩饰提出了他对SolidWorks的期望。可能因为经历的原因,他对IT价值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,也在企业最为需要的时候引入了合适的系统,他对工具类软件要求强大的二次开发平台和管理系统“系统要符合工作习惯、工作要符合软件习惯,不做过多的二次开发”截然相反的实施理念更是值得深思和体会。



【关于金吉光】



    金吉光,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,机械专业。毕业后进入煤炭部西安煤矿设计研究院,期间潜心研究计算机技术,于1990年开发了《矿井辅助运输方式及参数最佳选择》,该软件综合了工程计算和CAD自动成图技术,获得了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评选的二等奖。

    1990年开始担任研究院下属的中安管件厂及中安电器厂的厂长,当年就使两个厂扭亏为盈。

    1991年通过专业及日语考试,赴日参加为期一年的计算机物流管理研修(日通公司)。1992年考取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MBA,学习二年于毕业前夕因赴现任而未进行毕业答辩。

    1994年至今,在日本著名的冲压件制造企业创美工艺(常熟)有限公司任工场长之职。在进入创美公司后,着手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,使创美公司成为行业内领先的企业。同时,其非常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,在创美公司建立之初就开始不断地投入软硬件资源和IT人员。其领导开发的管理软件在公司的运营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,也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。近几年更加大了在IT方面的投入,先后导入了ERP、SOLIDWORKS 3D设计软件和SOLIDWORKS PDM等系统,使企业的竞争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。

 


 



责任编辑:涂彬